数字经济是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应用探索和推广将是工业互联网发展下一阶段的主线。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日益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关键支撑和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对未来产业发展产生全方位、深层次、革命性影响。红山区作为赤峰市老城区,“十四五”期间,增强传统产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力,着力打造蒙东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势不可挡。
一、红山区产业转型升级基础
截至2020年,红山区已建成蒙东云计算中心(国家级孵化器)、和蒙东云计算孵化园(国家创业示范园)两期,拥有孵化楼、研发楼、人才公寓、众创空间等多种孵化设施,朗坤智慧、北京恩源等100余家新兴企业入驻,集聚了有关智慧城市、电子商务、软件研发等多种新兴产业业态,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硬件基础夯实,数据汇聚服务能力显著。2020年,华为城市云、京东云建设进一步加快,蒙东大数据中心升级为全国云服务节点,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和承载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具备提供全方位的云资源服务和大数据应用服务;其次,物联感知网、光纤网和5G网络加快布局,在步行街、重点社区、产业园区、融媒体中心等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
数据共享能力进一步提升。利用华为城市云中心和京东云基地汇聚全国电子商务和各类行业大数据资源,积极承接和汇聚全区城管、市政、地理信息、行政审批、涉农等领域大数据资源,统筹物联网感知数据资源,实现全区视频、环保、防火、交通、停车、市政、环卫、气象、土地等物联网数据共享交换为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更多数据支撑。
二、红山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
1、产品结构层次低,高附加值产品较少
2020年,红山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08.25亿元,占全区GDP比重的38.23%,逐步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制造业和现代农业为辅的产业发展态势,制造业体量弱、规模小、产品结构层次低已经严重掣肘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红山区传统优势产业主要为钢铁冶炼、农畜产品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所生产产品大多以原材料初加工为主,处于产品链条的最低端。
2、研发水平较弱,科创能力急需提升
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核心技术不强,没有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以红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销售额5%以上的只有少数几家,大多数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效益等因素影响,研发投入难有保障;其次,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并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中分布较少;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科创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足,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类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
3、政策措施力度不足,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多年来,红山区政府为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但是吸引和激励作用不够,一些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导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受挫。如,基层行政审批机构受限于人员编制少、专业技术人员匮乏、权责不匹配等问题,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涉企优惠政策发布渠道单一,且兑现力度不足,公众知晓度不高,利用各类媒介手段方法不多,舆论引导的意识有待加强。
三、布局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1、发挥广连接优势,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
作为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建设焊接点,工业互联网向上应对工业领域的各种应用场景,向下连接了海量的设备、系统、人,自身又承载着工业知识和工业的模型,从而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驱动创新资源的快速汇聚,促进工业经济各种要素资源的高效共享,催生网络化协同、规模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大幅提升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效率,发展壮大新动能。
2、发挥数据效能,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改变了信息链接范围。数据驱动能够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由单链条串行生产方式转变为多环节并行协作方式,有利于突破工业企业内外割裂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转变了工业业务模式。大量的工业数据赋能企业由生产制造产品向过程服务进行转变。
3、助力中小企业走出困境
工业互联网具有平台特征,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共享模式,将自身信息化提升和数字化转型需求嵌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从而大幅减少企业IT管理系统的部署、测试和运维等信息化改造成本;此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可以借助万物互联的特征,收集每台机器的多种指标,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企业效益。
4、加强关键技术创新
积极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产品研制与工程化推广,持续推进以DOA体系架构、Handle系统等为代表的架构技术研究,加快打造公共服务平台,培育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供给能力。
5、加快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规范标准
加快制定工业互联网平台规范标准,分期分批遴选一批跨行业跨领域平台,支持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试验测试环境及测试床,实施重点工业设备上云“领跑者”计划和工业互联网APP培育工程,打造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
6、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设置财政专项资金,用于支持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效应强的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充分发挥产业投资基金的引领带动作用,引导各类投资基金向工业互联网领域倾斜;发挥科创板和注册制的作用,积极推动典型企业和成熟企业上市,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企业;鼓励商业银行以“投资+融资”支持工业互联网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拓展知识产权、应收账款等新型抵质押方式。
7、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水平
要不断完善工业互联网的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并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互联网安全的监督检查、风险评估、应急处置等体制机制;要加强法律保护,提升企业数据安全的保护层级;要发挥大型IT科技企业的技术引领作用,促进工业互联网安全监管、防护、治理等安全基线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