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与风险防控——以长株潭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为例
发布时间:2025-08-04 浏览量: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持续优化和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低空经济不仅涵盖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应急救援、低空旅游等多个领域,还涉及空域管理、飞行审批、安全监管等制度创新。在这一背景下,长株潭地区作为全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之一,正在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与风险防控的路径,为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1754295776716517.jpg

一、低空经济的制度创新:从审批流程到空域资源配置  

1.飞行审批流程的简化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高效的飞行审批机制。当前,我国低空空域管理仍以政府管制为主,审批流程繁琐、周期较长,导致使用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为此,多地开始探索简化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  

例如,安徽通航飞行服务借鉴“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先进经验,武汉光谷设立“低空经济服务窗口”,探索简化并公开低空飞行活动审批、飞行计划申请和审批(备案)程序,精简审批部门,建立更加健全的低空空域管理体制。此外,建议建设全国统一的低空飞行审批平台,推行“分类分级”审批制度:对重量<4kg、高度<120米的无人机实行“备案制”,审批时限压缩至2小时内;紧急救援任务启用“绿色通道”,可先飞行后补手续。  

2.空域资源的市场化配置  

空域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是低空经济爆发式增长的关键。空域既是资源,也是市场。在保证空防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提高空域使用效率,服务各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为此,多地提出推动空域管理从“计划分配”向“市场化配置”转型,建立分级分类空域使用制度,明确不同空域的准入条件与使用规则,并将空域使用权纳入市场化交易范畴。  

同时,空域资源证券化成为一种新的制度创新方向。通过确权、定价和增强流动性,将空域资源转化为可交易金融产品。例如,空域使用权债券和ETF等金融工具的创新,可以降低单一企业的风险,提高空域资源的利用效率。此外,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应用,能够确保交易透明化,自动执行流程,降低交易成本。  

3.无人机物流监管的创新实践  

无人机物流是低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依赖于技术进步,更需要制度保障。目前,无人机配送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如深圳、成都等地已开通无人机货运航线,试点生鲜农产品与医疗物资的即时配送,探索“共享飞行平台”模式。然而,无人机物流的监管仍面临诸多挑战,如飞行路径规划、禁飞区域划定、飞行信息共享等。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建立统一的低空空域管理平台,以地级市为单位建立空中交通统一管理平台,让航空器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在同一个管控平台下进行飞行。同时,加快建立空中交通管制平台、大型起降场等基础设施,从技术和设施上为低空飞行提供安全保证。  

二、长株潭全域低空空域改革试点的实践探索  

长株潭地区作为全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之一,正在积极探索低空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根据相关报道,长株潭地区在拓展应用场景、加快基础支撑体系建设、强化服务保障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拓展应用场景  

长株潭地区在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方面走在前列。例如,加速短途通勤等城市空中交通示范应用,深化航空物流配送示范应用,激活低空消费市场需求。此外,还部署无人机救援网络,提高应急运输调度效率,探索“共享飞行平台”模式,推动低空经济与城市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  

2.加快基础支撑体系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长株潭地区正在加快机场网络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批A类跑道型通用机场和垂直起降航空器起降点,适时启动低空智联网建设,更好满足低空多种飞行器融合运行安全监管需要。此外,还推动空域从“水坑、水潭”向“河流、大海”转变,实现空域资源的高效利用。  

3.强化服务保障能力  

在服务保障方面,长株潭地区正在提升服务效能、夯实人才支撑,建立健全通航飞行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探索建立飞行计划在线申报、自动审批系统,提高审批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此外,还注重预判和防范产业风险,防止一哄而上和泡沫化,杜绝大干快上后昙花一现,留下一地鸡毛的情况发生。  

三、风险防控:平衡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诸多风险。一方面,飞行事故、纠纷频频发生,而其中的关键正在于空域管理问题。另一方面,低空经济具有“低、小、慢”的特点,对安全监管理念、方法和工具提出重大挑战。因此,必须在制度创新的同时,注重风险防控,平衡好安全与发展的关系。  

1.构建风险防控导向的分类监管体系  

为避免“一刀切”的管理模式,建议构建风险防控导向的分类监管体系,对不同主体实施差异化监管。例如,对重量<4kg、高度<120米的无人机实行“备案制”,对紧急救援任务启用“绿色通道”,可先飞行后补手续。此外,升级监管技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实现低空设备的实时追踪与风险预警,降低监管成本。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  

当前,低空经济的适航认证、事故责任划分等法规空白亟需专项立法填补,避免技术狂奔而制度跛脚。建议不断完善法规标准体系,推进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协同发展,鼓励龙头企业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开展标准研究。此外,还要注重无人机产业链条的发展,不能局限于一个领域,要因地制宜,形成差异化竞争和优势互补。  

四、结语  

低空经济作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长株潭地区作为全国低空空域改革试点之一,正在积极探索制度创新与风险防控的路径,为全国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随着空域管理改革的深入推进,低空经济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成为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