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从美国经验看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必须跨过这三道坎
发布时间:2025-05-08 浏览量:7

低空经济,这片被寄予厚望的万亿级市场,正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提及低空经济的发展,美国无疑是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样本。美国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低空领域,如今已构建起相对成熟的产业体系,在通用航空、无人机应用等方面成果斐然。然而,我国在迈向低空经济繁荣的征程中,借鉴美国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有三道关键的“坎”横亘在前,亟待跨越。  

基础设施建设之坎:构建低空飞行的“高速路网”

1746519290759303.jpeg

  

美国拥有庞大且完善的低空基础设施网络。数据显示,不考虑私人机场,美国公共通航机场数量超过4000个,这些机场分布广泛,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全美各地,为低空飞行提供了充足的起降与中转场所。同时,美国在低空通信、导航、监视等方面的设施也极为先进,形成了高效、安全的低空飞行保障体系,使得低空飞行如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一般顺畅。  

反观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截至2023年底,我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仅有449个,仅为美国公共通航机场数量的11%左右。机场数量稀少,且分布不均,导致许多地区的低空飞行器“无家可归”,难以实现高效的运营。不仅如此,我国通航使用低空空域不足30%,且未能成网连片,这使得低空飞行航线规划受到极大限制,无法形成便捷的运输网络。此外,在低空感知探测和通信方面,我国现有的基础设施效果差、速度慢、规模小、管理低效,难以支撑日益增长的低空经济发展需求。要想让低空经济腾飞,我国必须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合理规划通用机场布局,增加机场数量,同时升级低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构建起完善的低空飞行“高速路网”。  

技术创新突破之坎: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

1746519299646017.jpeg

美国在低空经济的核心技术领域,如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飞行控制技术等方面,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众多顶尖科研机构和企业持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不断推动技术创新,确保其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美国在无人机技术方面,无论是无人机的续航能力、载重能力,还是智能化水平,都处于行业前沿,这为其在物流配送、农业植保、测绘勘探等众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国低空产业在关键技术、核心设备等方面对外依存度较高,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以国产航空器为例,在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等核心技术方面,我国主要依赖进口,这不仅使得产业发展成本居高不下,而且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在通用航空领域,我国存在显著技术短板,整机和发动机依赖进口,低空核心零部件及关键材料的研发能力滞后。这种技术上的差距,严重制约了我国低空经济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速度。我国必须加强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设立重大科研专项,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掌握核心技术主动权,才能在低空经济的赛道上实现弯道超车。  

市场培育拓展之坎:激发低空经济的市场活力

1746519395448227.jpeg

美国低空经济的市场培育较为成熟,应用场景丰富多样,涵盖了商务出行、旅游观光、物流配送、应急救援、农业服务等多个领域。公务飞行和私人飞行在美国通用航空中占据相当比例,全国拥有大量持续稳定运行的通用航空线路。民众对低空飞行的接受度和参与度较高,市场需求旺盛,这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我国低空经济虽已涉足农业植保、旅游观光、短距离配送等领域,但总体仍处于早期探索阶段,市场体系发展滞后。一方面,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和稳定的盈利模式,导致企业在拓展业务时面临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我国低空经济产品价格相对较高,难以吸引广大消费者,无法充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与美国相比,我国通用航空在公务飞行和私人飞行领域占比较小,且全国能全年持续稳定运行的通用航空线路不足10%。要破解这一困境,我国需要进一步挖掘市场需求,创新商业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产品和服务的性价比,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民众对低空经济产品和服务的消费习惯,让低空经济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我国低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但从美国经验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创新突破、市场培育拓展这三道坎必须跨过。只有迈过这些坎,我国低空经济才能摆脱发展困境,实现从潜力到实力的转变,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崭露头角,释放出万亿市场的巨大能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