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10个数据,透视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有多强!
发布时间:2018-09-03 浏览量:676

近日,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布,华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苏宁控股集团、正威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分列三甲,民营企业500强继续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最富活力、最具潜力、最有创造力的重要力量,是繁荣城乡经济的有力支撑,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在吸纳就业、创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民营企业成为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域的亮点。

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是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集大成者,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中发挥了引领、带动和示范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已经成为改革开放40年来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显著标志,已经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通过对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分析,能够更好的了解中国经济、区域经济以及不同产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能够为投资、建设及更多的参与者带来启示和参考。

过去一年中(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156.84亿元,500强营收总额为244793.82亿元,此前一年这一数字为193616.14亿元。其中,营收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42家,上一年为27家,500到1000亿之间的则有91家,上一年为64家。

10个数据

全国工商联同时发布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让我们一起来通过10个数据,来看看民营企业的新变化。

156.84亿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发生较大变化,有104家企业新入榜单。入围门槛达156.84亿,比去年提高36.32亿。此外,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入围门槛为74.65亿元,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门槛达215.10亿。

3000亿

超大型企业进一步增加,9家民营企业营业收入超过3000亿,比去年增加3家。华为和苏宁继续蝉联榜单前两位,营收总额分别达6036.21亿和5578.75亿。京东、恒大、国美今年新进入“三千亿阵营”。而营收总额超过1000亿元的有42家。

563.86亿

民营企业500强资产总额为281932.21亿,户均563.8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排名前三的为恒大、万科、碧桂园,均属房地产业,且3家资产总额均超万亿。

11321.01亿

利润水平继续回升,税后净利润总额为11321.01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比2016年增加近3000亿。华为、万科、恒大等18家民营企业2017年税后利润过百亿。

10254.10亿

纳税总额达10254.10亿,同比增长28.24%,占全国税收比重为7.6%,比上一年提高1.47个百分点。华为、万科、恒大为民营纳税前三强,分别达710亿、565.62亿、420亿。

950.83万

民营企业500强员工总数为950.83万人,同比增长7.05%,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1.22%。

162家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三产业入围企业数量连续5年增加,从2012年的117家增至2017年的162家。而第二产业同期从380家降至333家。此外,2017年,第三产业资产总额超第一、第二产业资产总额之和。

10%

研发能力增强,研发人员占比10%以上的企业数达189家,比上年增加12家;研发强度超1%的企业数为182家。其中,华为2017年研发投入高达896.90亿。

7902.86亿美元

民营企业500强实现海外收入(不含出口)达7902.86亿美元,较上一年大幅增加5427.13亿,增长219.21%。

446家

500强中共有446家参与各类国家发展战略。其中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227家,占比50.67%。

5个特点

1、服务业比重增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018民营企业500强中,第一产业入围企业数量为5家,与上一年持平;第二产业入围企业数量连续五年下降,从2012年的380家降至2017年的333家,下降幅度为14.11%;第三产业入围企业数量则连续五年增加,从2012年的117家增至2017年的162家增长幅度为38.46%。

第二产业资产总额113844.86亿元,占40.38%,同比减少0.0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500强中第二产业企业资产比逐年递减。

2、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仍占主导地位,民营企业500强有88家制造业企业,较上一年持平。

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占民营企业500强比重同比下降0.31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比同比增长0.15个百分点,缴税额占比同比下降1.06个百分点,税后净利润占比同比增长2.58个百分点,从业人员占比同比下降2.79个百分点,研发费用占比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调研显示,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民营企业500强中的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仍保持较高占比,原始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3、前十大行业结构出现变化

2017年,民营企业500强前十大行业共包含11个行业316家企业,较上一年减少2个行业22家。行业分布继续变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跃居第一,综合排名提升到第二位,建筑业排名下降到第三位,房地产业位居第四位。

建筑业,房地产业,批发业及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入围企业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综合,化学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与零售业等行业入围企业数量则有明显增加。

前十大行业结构变化反映民营企业500强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呈现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调整的趋势。

4、民企500强投资PPP项目有所放缓,面临三大难题

由于部分行业和领域准入门槛高,投资收益预期不明显,2017年民企500强在PPP项目投资时仍有较多顾虑,投资行为也更加趋于理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民企500强企业投资PPP项目有所放缓。

全国工商联的调研数据显示,参与PPP项目的企业数量由上一年的124家下降至111家,减少13家;打算参与PPP项目的企业达到185家,较上一年增长20家;不打算参与的企业则达到113家,较上年增长15家。

调研发现,“部分行业和领域准入门槛高”、“融资难融资贵”、“投资收益预期不明朗”是民营企业参与PPP项目所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

报告称,民营企业500强参与PPP最集中的两个领域是市政设施和健康养老,其中,参与市政设施的企业数由上年的52家减少到45家;参与健康养老的企业数由上年的21家增加到32家。此外,城镇综合开发、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科技等其他民生项目有大幅增加。

由于PPP社会参与主体广发,各领域投资、建设、经营、移交、运营服务等环节本身专业性比较强,民营500强企业参与PPP项目时仍有较多的顾虑。

报告认为,通过更加具体的法律法规、政策保障措施,确保民营企业获得合理回报,依法维护民营资本权益不受损害是吸引民企参与PPP项目的关键。

5、中国区域经济两极分化状态日益明显

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上,浙江共有93家企业入围。这是浙江连续20年上榜企业数位列全国各省区市第一,高于江苏的86家、山东的73家、广东的60家等沿海发达省份。

广东虽然入围企业数量排名前三,但其资产总额持续增长,占比为27.01%,位居第一。浙江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和资产总额占比有所下降。浙江入围企业营业收入总额占比为14.9%,同比减少3.7个百分点;资产总额占比为9.37%,同比减少1.62个百分点。

在长三角地区,入围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浙江有93家、江苏有86家、上海有15家、安徽只有4家。三省一市共有198家企业上榜,作为一个板块整体是名副其实的区域经济的高地。

安徽省入围500强的4家企业分别是文一集团247位、国购集团355位、众泰汽车361位、山鹰国际443位。安徽上榜企业数只占长三角地区上榜企业总数的2%,不到浙江的4%。

东北三省中,一共有9家企业入围榜单,其中辽宁有6家企业,吉林2家、黑龙江1家。

通过梳理可以发现,在民营企业百强中,浙江企业最多,为16家,广东、江苏两省相同,都有15家,三省份上榜企业占百强榜的46%。但是前10强中,浙江没有一家企业上榜。

在民企百强中,中部六省只有5家企业,分别是:湖南2家(新华联和三一)、湖北2家(九州通和卓尔),江西1家(正邦集团),其他三省河南、安徽、山西均无民营企业上榜百强。

从全国各个省区市来看,有20个省份上榜2018中国民营企业百强榜,其他省份在民企百强上为零。

值得注意的是,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调研分析报告显示,企业入围数量排名前十的省份占比有所提高,由2016年的411家增加到419家。由此可见,中国区域经济呈现的两极分化状态日益明显,强的地方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