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述
以产业化基地建设的形式促进海鹰航空公司中小型多用途无人机板块落地,实现由设计研发向批量化生产制造的转变,提升系统集成和应用服务能力,带动当地无人机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在行业市场中获取更大经济效益。
中小型无人机应用领域中包括产品销售和飞行服务类市场容量过百亿,海鹰航空公司依托雄厚技术实力和航天品牌优势,实现规模化生产及应用后预计年收入超7.5亿元以上。
HW-350中空长航时无人机项目作为科技部、国家海洋局相关重大专项,已完成科研样机。最大起飞重量:220kg;实用升限:5000m;巡航速度:130km/h~150km/h;续航时间:26h(载荷10kg);任务载荷能力:10~50kg;起降方式:全自主轮式滑跑起降。技术自主可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2021 年 6 月两架套 HW-350 无人机系统圆满完成交付任务,采购单位为某省公安厅,该次交付产品包含两架无人机平台及载荷、测控与数据传输系统、地面支援保障系统。交付过程涉及 17 项指标实测检验,累计开展验收飞行 4 架次。经实飞验证,系统全部性能参数均满足合同要求,用户对公司无人机产品给出一致好评。
2021年第五届世界无人机大会获得特别产品创新奖。
2021 年 7 月 18 日,国家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首批全国先进技术成果转化供需对接会。HW-350 中空长航时无人机多领域立体侦测与空中应用系统列入全国首批先进技术成果目录。
二、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产业化基地建设内容
(一)重点实验室建设
重点实验室围绕总体技术、导航控制技术、发动机动力系统技术、航电技术、起降技术、人才培养等发展方向,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的两大驱动,重点开展:无人机平台技术、物理仿真技术、CFD 仿真计算、发动机试车台、卫星通信与数据链技术、总线技术、航电综合测试技术、起落架收放试验台、铁鸟试验台等建设内容。
(二)生产线建设
建设一个总装生产基地:厂房与生产用地预计 15000 平方米,首期3500平米;集无人机总装调试、飞行验证于一体的中小型无人机产业基地,年产量不低于50架。
(三)营销体系建设
重点:国内民用市场及海外市场。
三、中空长航时无人机产业化基地建设步骤
该项目建设分为两个阶段:
(一)工程样机生产制造
该项目已完成科研样机并交付使用,下一步需要标准化生产线制造前的工程样机研制,解决标准化生产线制造工艺及生产流程。
(二)营销体系建设及规划总装生产线
该项目投资规模2亿元,达产后产能超过6亿元。
四、政策支持
(一)厂房及研发办公,拎包入住。
(二)2000万元资金支持(分期),完成以下工作:
1、引入学科带头人团队,设立:航天海鹰无人机研究院(民非机构)。
2、完成工程样机研制。
3、完成该地区智慧城市无人机立体应急预警监测、救援;应急通信;海岸线、电力巡视;无人机物流等应用场景。
4、规划总装生产线。
(三)申报市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揭榜挂帅”项目。
(四)申报省科技重大专项。
项目合作负责人:徐副院长
电话:1370121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