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9473455 13691128829
行业资讯
GDP是什么?为何要用GDP反映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7-07-26 浏览量:2336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7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成绩单。数据显示,一、二季度,我国GDP增速均为6.9%。

 
  GDP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将它比喻为描述天气的卫星云图。这个大家最耳熟能详的统计指标,和我们的生活有啥关系?
 
  1、为什么要用GDP反映经济增长?
 
  反映经济的统计指标有许多,GDP是其中重要指标之一。GDP的“诞生”源于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需要,帮助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中,避免决策者陷入杂乱无章的经济数据中而不知所措。GDP的核算范围涵盖了国民经济各个行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总和。
 
  当然,作为一个统计指标,GDP也有局限性。它无法反映出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环境的消耗、经济增长的质量、社会福利分配等情况。如果把GDP的增长建立在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大量消耗的基础上,虽然GDP总量扩大了,但是导致人民生活质量下降和社会财富浪费。因此,不能简单地把GDP增长与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划等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不片面追求GDP,在确保经济增长合理速度的同时,更加注重民生改善,更加注重环境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2、GDP与我们生活有啥关系?
 
  也许有人认为GDP只是一个宏观经济指标,离日常生活很远。其实不然,GDP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GDP反映的是经济增长成果,GDP增长了,说明生产成果增多,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有助于吸纳就业,百姓收入水平随之增加,国家税收也会增加,用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最终惠及民生。GDP作为一个核算指标,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发展政策提供重要依据。例如,通过计算消费占GDP的比重,了解消费率的变化,当消费率偏低时,政府将调整社会财富分配政策,通过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居民消费,从而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用GDP与常住人口可以计算出人均GDP,将人均GDP转换成美元后,可以进行国际比较,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的重要指标。
 
  3、GDP这么一个指标,咋就能用来分析经济形势了呢?
 
  分析经济运行状况时,可以分别从GDP的总量、速度、结构等角度展开分析。GDP核算总量可以对经济体量有一个基本判断,从静态角度衡量经济总体实力。GDP的增速则从动态角度考察经济总体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快慢。仅仅分析总量和速度还无法了解经济增长的全貌,还需要进行结构分析,剖析经济增长内在深层次的特征。结构分析的具体运用包括:
 
  一是产业结构分析。使用生产法GDP核算结果分别计算三次产业所占比重,观察一二三产业以及各细分行业的变化趋势,分析社会生产是否协调。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的比重变化趋势看,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相对稳定,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目前第三产业比重已经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我国产业结构不断向着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二是需求结构分析。GDP支出法中的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也是影响经济周期性波动的重要因素。投资、消费的结构与经济增长直接相关,通过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占支出法GDP比重)、投资率(资本形成总额占支出法GDP比重)的分析,可以发现需求结构存在的问题,了解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来源结构,对今后经济增长及政策调整提供参考。改革开放以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投资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高于消费。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消费率逐渐上升,投资率稳步下降,经济增长逐渐改变过度依赖投资的模式,经济增长动力结构不断优化。
 
  三是区域发展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通过东、中、西地区GDP的比较分析,了解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情况,考察区域差异是缩小还是扩大,从而为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数据支撑,实现区域平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