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十一世纪初到现在,中国农业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每年都在发生新变化,农业已然成为新时代下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核心产业。
从2014年至今,农业扶持资金与农业改革之间正比配套的关系推演,国家的农业扶持资金保持10%以上的增长如此推算,可以看到,未来5年将有超过10万亿的农业扶持资金投入农业。
可是这么多钱,中央会如何下发呢?
未来5年,国家这10万亿政策红利又会布局在哪些农业领域和农业产业中呢?这又将会带来哪些商机呢?
规模种植将获得规模补贴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程中,如何更个性化的结合区域农业资源与区域市场的特点,最大化提高土地这一农业基础要素的使用效率是重中之重。新一轮农业改革一方面大力度推动家庭农场等这些农业生产主体,进行农业规模化种植,另一方面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农田基础设施配套也将成为国家农业扶持资金重点投入的核心环节。
在2017年乃至未来5年,国家针对种植业的策略通过三个维度体现:规模化的程度,规模化的效率和土地收益的评价。
政府将通过这三个维度来确定农业扶持资金在规模种植的部分应该如何配套下发。未来规模种植最重要的指标就是规模,规模有多大,获得的扶持资金的规模也将同比增加。
标准化养殖将迎来发展春天
一个国家养殖产业的发展程度是决定这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标志。中国的畜牧业乃至中国的饲料工业的发展程度远远领先于中国的种植业,而相对于种植业的规模化,养殖业的分散性制约了养殖业的发展。
在“十三五”时期,国家针对养殖业的发展将会出台标准化养殖小区等规模化养殖的扶持政策,而新增的养殖补贴也将投入到这些高标准的养殖示范区的快速孵化。
所以说,在未来5年新增加的养殖扶持资金将重点投入到这些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小区,以此来带动养殖业新一轮的发展。
休闲农业将成为高收益产业
一方面,规模农业确保资源的有效配置;另一方面,生态、休闲农业将成为比肩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要一环。
随着农业人口的年轻化,以及城市人口逆流现象的出现,越来越多的高消费人群愿意在二三线、三四线的区域进行休闲体验的消费,这将为休闲农业的高收益提供前所未有的保障。
很显然,国家的扶持政策无论从休闲农业的补贴项目还是从国家大经济内需拉动的政策导向,都将以休闲农业为开路前锋,重点扶持。
城镇化大力推行过程中农村的新机遇
去年,国土资源部对《全国土地利用规划(2006——2020)》进行了调整。其中提到,2015——2020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总规模约3900万亩。这成为未来5年新增建设用地的“红线”。
该《规划》调整中明确规定,将有近1/3(1200万亩)的新增建设用地,被用于确保1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在农村改革中,城镇化是重要一环。许多县政府、村书记想搞城镇化,但都遇到重重阻碍,这一政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