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住建部、财政部、发改委提出到2020年要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特色小镇作为投资的新领域和发展的新平台,未来将带动多产业发展。
特色小镇政策核心文件
《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2016年7月
住建部《关于做好2016年特色小镇推荐工作的通知》建村建函[2016]71号,2016年8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规划[2016]2125号,2016年10月
住建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建村[2016]220号),2016年10月
住建部国家开发银行《关于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
各地优惠政策
浙江:特色小镇建设确需新增建设用地的,由各地先行办理农用地转用及供地手续,对如期完成年度规划目标任务的,省里按实际使用指标的50%给与配套奖励,其中信息经济、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类特色小镇按60%给予配套奖励!对全省具有示范性的特色小镇,省给予一定的用地指标奖励。
贵州:各市(州)、试点县要加大本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年度财政预算时要安排小城镇建设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试点县小城镇建设发展。“财政补助、信贷支持、社会投入”
河北:省级财政用以扶持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平台等专项资金,优先对接支持特色小镇建设。省市县美丽乡村建设融资平台对相关特色小镇的美丽乡村建设予以倾斜支持,对符合中心村申报条件的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按照全省中心村建设示范点奖补标准给予重点支持,并纳入中心村建设示范点管理,对中心村建设示范县(市、区),再增加100万元奖补资金,专门用于特色小镇建设。
内蒙古:各级财政统筹整合各类已设立的相关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特色小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在镇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缴交的基础设施配套费,要全额返还小城镇,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辽宁:研究制定相关配套优惠政策,整合各类涉农资金,支持特色乡镇建设。列入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并可推荐申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镇。省财政通过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支持各地推进特色乡镇建设。
山东:从2016年起,省级统筹城镇化建设等资金,积极支持特色小镇创建,用于其规划设计、设施配套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鼓励省级城镇化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加大对特色小镇创建的投入力度。
安徽:整合对特色小镇的各类补助资金。省发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申请专项建设基金;省财政对工作开展较好的特色小镇给予奖补;市、县财政要进一步加大特色小镇建设投入。
福建:新增的县级财政收入,县级财政可以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特色小镇建设。发债企业1%的贴息,省地各承担一半。50万元规划设计补助,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各承担25万元。国家专项、省专项,垃圾污水省以奖代补。
甘肃:省级财政采取整合部门资金的办法对特色小镇建设给予支持。同时采取“以奖代补”。特色小镇建设用地的租赁收入以及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费。
海南:1、项目和资金上优先;建议预算安排一定资金;村镇规划区内建设项目缴交的基础设施配套费全额返还小城镇;部门整合支持。2、一是设立产业小镇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重点用于产业小镇的产业培育;二是各方面的财政专项资金(基金)在符合投向的情况下,要向产业小镇的产业发展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倾斜。3、新增财政收入部分,省财政可考虑给予一定返还。
重庆:加大市级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投入,调整优化市级中心镇专项建设资金,重点支持特色小镇示范点建设。特色小镇示范点建设项目打捆纳入市级重点项目。
陕西:重点示范镇每年省财政支持1000万元,文化旅游名镇每年支持500万元。
四川:从2013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启动100个省级试点镇建设。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试点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提升试点镇的承载能力和吸纳能力。市(州)、县(市、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加大投入。
贵州:加强资金筹措:各市(州)、试点县要加大本级财政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在年度财政预算时要安排小城镇建设发展专项资金,集中用于支持试点县小城镇建设发展。“财政补助、信贷支持、社会投入”。
广西:自治区将整合涉及示范镇建设的相关资金和项目,积极为示范镇争取**专项和转移支付资金支持。自治区本级资金补助标准为每个示范镇1000万元,示范镇总投资一般不低于2000万元。
西藏:自治区财政安排10亿元特色小城镇示范点建设工作启动资金。地(市)、县(区)人民政府要以规划为统领,以基础设施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为重点,进一步整合交通运输、住房城乡建设、农牧、水利、林业、电力等部门资源,调整资金结构,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集中投入、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对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
小镇建设推动的八大产业
旅游:这可能是类型最多的主题,毕竟中国五千年历史,可挖掘的自然和人文历史景观资源很多,尤其是中西部,可能是最可行的特色小镇发展之路。
商贸物流:商贸物流,随着乡村消费需求的逐步激发和电商在乡村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以消费型商贸和物流有机结合的专业镇将可能获得与生产型商贸物流专业镇相类似的发展。
教育:不管是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教育是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无论是作为公共服务存在的教育事业,还是作为商业化形式发展的教育产业,都可能成为乡镇发展的重要主题。
制造:重点在智造,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培育,都离不开现代先进制造。东部地区以生产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为主题的特色小镇将有所作为,比如研发设计、品牌与营销、金融服务、智能制造、物联网、AR、VR等都将逐步落地。
科技:大数据、云计算、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等将继续高度集聚在沿海发达城市以及中西部少数有相关领域技术能力的高校、研究院所的城市。
双创:与智造、科技高度相关,双创小镇将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相对先进的沿海发达城市。
健康:大健康主题,包括现代医疗医药、生物工程、养生养护养老等都是东中西部地区市场需求远未得到满足的领域。
农业:特色小镇依托建制镇来发展,农业制造、农业科技、农业服务等行业在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必将大有所为,也必将受到很大的政府支持,因为这是最贴近乡镇和农村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