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间
2017年5月14日-5月15日
2、2017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主题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一带一路’,实现共赢发展”。
3、何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One Belt And One Road,简称OBAOR;或One Belt One Road,简称OBOR;或 Belt And Road简称,BAR)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于2013年9月和10月正式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
“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4、高峰论坛议题是什么?
议题总体以“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线,围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产业投资、能源资源、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生态环保和海洋合作等重要领域进行讨论。各国领导人参加的圆桌峰会是高峰论坛的重点,主要讨论两个议题:一是加强政策和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伙伴关系;二是推进互联互通务实合作,实现联动发展。
5、高峰论坛最后将取得什么成果?
会议成果是办会成功的重要体现。高峰论坛有关成果设计正在积极推进当中,我们主要期待围绕3个方面达成重要成果:
一是扩大国际合作共识。推动各方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联动发展,把发展经济、扩大就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护环境放在开展国际合作的优先位置,积极对接国别、区域发展战略和全球发展议程,为打造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作贡献。
二是推进重点领域务实合作。巩固“一带一路”各领域务实合作良好态势,围绕涉及全局性、长期性的重点领域和方向,深化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投资、金融支撑、人文交流等领域务实合作,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和合作协议,研究提出一些中长期重大举措。
三是规划长远合作愿景。我们愿与有关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探讨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加强沟通与协调,增进互信,构建紧密务实的伙伴关系网络。加大实际投入,深化利益融合,规划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发展蓝图。
6、2017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日程
7、3年来,“五通”取得的成果
8、2017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参加国家
大会由中国主办,目前,28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将出席论坛,这些国家包括阿根廷、白俄罗斯、智利、捷克、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肯尼亚、老挝、菲律宾、俄罗斯、瑞士、土耳其、乌兹别克斯坦、越南、柬埔寨、埃塞俄比亚、斐济、希腊、匈牙利、意大利、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巴基斯坦、波兰、塞尔维亚、西班牙、斯里兰卡。
“一带一路”与旅游发展
曾博伟:奏响“一带一路”旅游四重唱
旅游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由远及近、由大到小,从四个角度予以推进,进而形成“一带一路”旅游的大合唱。
一是把国际旅游合作作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的首要任务。
二是把沿边旅游开发开放作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三是把错位发展作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的重要原则。
四是把旅游产品提升作为“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石。
大体上讲,需要重新提炼丝绸之路精神,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并以此来重新组织提升传统旅游产品。比如丝绸之路所蕴含的包容、交流、开放、探索精神都可以成为装旅游“老酒”的“新瓶”;像传统的骑骆驼旅游项目,如果赋予其丝路驼铃的意蕴,整个旅游感受就会大不相同;同样的旅游餐饮,如果以丝路文化进行包装改造,整个旅游品质就会大幅跃升。除此之外,丝路旅游产品开发特别要避免静态的博物馆式观光旅游,要在丰富文化内涵、强化旅游体验、延长旅游产业链上下工夫。只有这样,“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才有坚实的基础。
宋瑞:积极发挥“一带一路”的旅游力量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丝路之旅超越了旅游产品、旅游线路的范畴,赋予旅游促进跨区域、跨国界、跨洲的政治认同、政策融合、设施互通、经济合作、人员往来、文化交融的重任。
一是旅游互通,文化为系。
二是大国气度,诚意付出。
三是整体品牌,总体协调。
四是主动作为,借力而行。
五是引导企业,引导民众。
在实现“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过程中,旅游必然发挥重要力量,而这种力量应是文化吸引力、真诚感染力、协作合力与借力以及人员交流魅力的聚合。
厉新建:立足全局谋划“一带一路”旅游发展
中国化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很多国家的国际化,我们已经到了把传统的国际化放在一个更加客观、理性的角度来重新加以审视的时候。“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将是中国旅游业国际化观念,进而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观念进行重构的有效时间节点。
第一,旅游业是国际社会更加全面认识并接受“一带一路”战略必不可少的力量。
第二,“一带一路”旅游发展战略要立足于中国在两个百年目标实现后以及更长远的未来休闲度假资源需求。
第三,“一带一路”战略在鼓励中国旅游消费输出的同时,要高度重视世界旅游市场的中国治理战略。
第四,“一带一路”战略提示中国要积极推动中国化与国际化观念的重构。
第五,“一带一路”旅游的发展需要有战略理性。
第六,“一带一路”旅游的发展需要有更多的政策创新。